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任曉迪教授團隊聯合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青松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利用分子間氫鍵的相互作用可以顯著改善醚基電解液在電極界面的穩定性,并有效抑制鋰金屬電池熱失控過程。

中國科大在鋰電池高安全性電解液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氫鍵相互作用及分子錨定電解液設計策略 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任曉迪教授團隊聯合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青松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利用分子間氫鍵的相互作用可以顯著改善醚基電解液在電極界面的穩定性,并有效抑制鋰金屬電池熱失控過程。相關成果以“Molecular anchoring of free solvents for high-voltage and high-safety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鋰金屬電池因其超高的能量密度被視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有力競爭者,但面臨著電解液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雙重挑戰。傳統的碳酸酯類電解液雖然在鋰離子電池中得到廣泛應用,卻難以兼容活潑的鋰金屬負極。相比之下,醚類電解液與鋰金屬有更好的相容性,但較差的抗氧化能力限制了其在高電壓正極中的應用。提高電解液濃度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醚的電化學穩定性,卻帶來了成本增加、低溫性能衰減等問題,更為棘手的是大量陰離子的存在會引發熱失控等安全隱患。

中國科大在鋰電池高安全性電解液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鋰金屬電池電化學性能、表界面及安全性研究 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基于分子錨定概念設計的電解液展現出優異的高壓性能。在Li+/溶劑摩爾比低至1:9的條件下,這種電解液即使在4.7V的高壓下也沒有明顯的氧化分解。高電壓鋰金屬電池的容量保持率和庫侖效率均遠超傳統的高濃電解液。為了揭示其本質機制,研究人員開展了系統的表界面分析。光譜和理論計算的結果一致表明,在高濃電解液中,陰離子和溶劑分子形成配位結構,使電解液的氧化分解傾向大大增加;而在分子錨定電解液中,溶劑分子之間通過氫鍵形成穩定復合物,有利于提升電解液的熱力學穩定性。此外,由于減少了活潑陰離子的使用,分子錨定電解液在高電壓正極表面誘導形成的界面膜也更薄更穩定。

研究人員進一步考察了電解液的安全性能。在鋰金屬軟包電池中,當溫度升高到140°C左右,高濃電解液與鋰金屬劇烈反應并放出大量熱量,而分子錨定電解液與鋰的相容性得到大幅提升。分子錨定電解液則可以將熱失控開始的溫度推遲到209°C以上。這項工作證明,設計合理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可以從根本上改變電解液的性能,為未來電池電解液的分子工程提供了新的方向。

[責任編輯:林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鋰電池
中國科大
電解液